2016年4月13日 星期三

朱泥壺經過清代幾百年的傳承,每個時期也有其時代的細節特征

一般朱泥和朱砂泥的窯不超過1100度,大多都是10651080度,甚至10201040度,否則會燒融,至於收縮比大約在30%至40%,一般人甚至某些專家以為朱泥壺要慢慢製作,但這往往會因胚體上的時間不同,土胚上有不同溼度的土,加上每天製作時的氣溫、溼度不同,造成窯裂甚至爆裂,一般朱泥高手,都是先以一般紫砂做成一個成品比對少量朱泥燒的試料,加以衡量,再一氣呵成,而且每做一個就燒一次,以調整做法,直到臻至時。成品也不過幾個。流通在世面的數量就可想而知,這也是為何許多人未見過朱泥壺,或認定朱泥料已沒有。
   朱泥壺素身素面,是典型的“光貨”。綜合有關專家的研究,朱泥小壺造形的基本特點可以歸納為六點:一是壺體較小,體高多在5厘米—8厘米之間,也有10多厘米的,腹徑遠大於壺底高,容量約在100—300毫升之間,也有在400毫升左右的﹔二是壺底多為扁矮的梨形式或扁鼓形,口沿以下呈四十五度左右的直斜線紋下垂至腹中部,至最大腹徑處急收,無肩或肩部不明顯,最大腹徑位於中部與下部之間,正立面成正三角形﹔三是均採用平底或臥足,臥足內圈以圓孤修足﹔四是多用壓蓋式,蘑菇狀紐,紐中均有氣孔﹔五是圓把,把內呈橢圓形,也見圓形,還有的把是外側圓內側平﹔六是直流,曲流、彎流(曲再曲者謂之彎)並見暗接處理,壺口與流、把的上點平呈一直線。而把、流離壺軸心的長度通常是把長於流0.5厘米間,構成了對稱的體形和明確的中軸線,重心降在全器的下部,臥足的處理增強了重心下移的效果,腹以下作適度的內收,控制了中心的高度,增加了生動感,使造形安而不呆,穩而不重。
 朱泥壺經過清代幾百年的傳承,每個時期也有其時代的細節特征,這些特征也常常用在朱泥壺的斷代方法上:1.清初至清中期的朱泥壺很少有低於容量140毫升的,若在60毫升以下,大部分是清末或清末以后的作品﹔2.清初至清中期,以孟臣壺為代表在造工方面“渾朴工致兼而有之”,即不太可能過於精工,比如清初壺內底面均不以竹刀修刮,嘉慶、道光以后壺內才以竹刀修刮﹔3.一般來說,道光以前壺,蓋唇不長,而蓋內有“水平”字樣,最早的為道光十三年﹔4.清初早期,壺的把圈的位置較高,而且有向上提的感覺(徐秀棠《中國紫砂》)。朱泥壺造形看似簡單,卻依循著一條古老的造形藝術理論法則,即“統一中求變化,變化中求統一”。由此,朱泥壺的藝術魅力及其藝術價值,凝結著茗壺藝人一生對造形藝術的追求就順理成章了。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2006年5月25日,宜興紫砂陶制技藝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不知大家的物理常識如何?何種金屬氧化物在和土質作用後會呈現紅色,是氧化鉛、鈷化合物、氧化汞、硼化合物、鎘或銻、硫化物、銅化合物,其實所有的金屬氧化物都有一定的顏色,不是任意摻弄就有的,其實最常見的化合物是用在三種壺上,一是紅土、二是拼紫、三是綠泥!其實單看顏色,非行家很難分辨,因為摻化合物的本意就是要仿某些稀少的土料,若仿得不像,又何必做呢?

是否有朱泥壺摻金屬氧化劑,答案有的!但是這一類的窯溫都高過一般的朱泥壺,否則會顏色會差很多的!另一種在實驗中的化合物,是用來降低紅土的窯燒溫度,但是據了解是某些技工的實驗品!
 一般行家所稱的老朱泥壺,大概是包含老紅土和朱泥,但是以老紅土壺的量居多,真正的朱泥難見,更有許多是紅土混釉料的壺,一般把這三類都叫朱泥壺,真正朱泥壺是在清中或清末期才出現,套一句日本人的話:珍品中之珍品、逸品中之逸品! 至於新朱泥壺係指1950年後的朱泥作品,在舊泥料用完後,新開採的岩礦,水研、篩選、沈泥後的作品

   奉勸買壺之人多看多比,以泡茶為主,玩壺為輔之心態,才是喝茶人應有之心態!至於玩壺之人應抱持少而精,求好而不求多,平均使用不同茶壺,了解茶和壺的互動,才是真的,而不是一家擺了一、兩百把壺,多而不當。

 朱泥壺特色是無釉自亮,氣孔細密,成色自然溫潤少花貨,外表有收縮紋。其保溫效果中等,茶葉易發香氣,多用在輕或半醱酵之清香類茶、壺體吸油及變化明顯,使用上須確實溫壺,否則會導致壺裂。一把好壺是值得細細品味,有人一生收壺玩壺,卻未能使壺發揮真正的功能,甚至不了解壺的特性,不僅泡出的茶,無法喝到茶的味道,茶壺也受害。

  也因為朱泥原料和成品收縮比大,窯溫低,根本不可能做為防火磚的原料,更何況用於太空,一般火箭或太空梭的火磚。需要高度磁化,耐溫在三千至六千度,這種多用高溫強化陶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台灣的收藏家」普洱茶傳奇人物

喝茶和存茶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喝茶是一個享受茶葉的過程,可以品味茶葉的風味、口感和香氣,並感受茶葉帶來的放鬆和寧靜。喝茶可以提供身心放鬆的效果,並有助於改善心情和集中注意力。茶葉中含有許多生物活性物質,如茶多酚和咖啡因,可能有助於提神和增加警覺性。另外,喝茶也是一種社交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