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30日 星期二

顧景舟的文革遺珠,後人不該埋沒顧景舟的親手作品


顧景舟的文革遺珠,後人不該埋沒顧景舟的親手作品。

紫砂壺市場的不斷升溫使得紫砂成為眾多藏家的心頭所愛,尤其是每年拍賣場上傳來的一個又一個的捷報,使得藏家與投資者對紫砂更加有信心。 多少年來紫砂壺拍賣過千萬的幾大紫砂壺,其中絕大部分是由近現代大師顧景舟所制,足以證明顧景舟在紫砂領域的地位。

最近来,只要听说有“顾景舟”三个字出现在某紫砂壶上,收藏者必定会蜂拥而至,所谓“茗壺紫砂”的价格也因此节节攀升。在“顾景舟”带动下,一批在世宜兴紫砂名家名作的市场价格也直线飙升。顾景舟大师在制紫砂壶上已到达了一种高超的境界,他的制壶不仅仅只是一种工艺,而是一种创造,独出机杼的匠心使他制作的紫砂壶已成了熠熠闪光的艺术品。一代宗师顾景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一生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顾老其作品充份表现精、气、神、韵之美,不但深具东方特有艺术特色,更赋予时代气息。其最大的贡献就是将艺术家和文人审美带到了紫砂里,正是这点让紫砂壶从日用品转化为艺术品。1966年到1976年十年文革期间,顾先生亲自制壶的时候更少了,主要是参加政治学习和活动、指导生产。他个人偶尔做壶是一种自我消遣或应单位“表忠心”之要求,这十年他的总制壶量不超过150把。凡是自我消遣的壶都没有进入买卖,底款仍只盖个人名章。而应单位要求制作的壶,个人做好用了名章之后,一律收去统一加盖“一九六八年斗私批修”字样,象财务收款用的那种长条形章。盖章的小年轻也不大用心,歪歪扭扭或一头深一头浅、上下不对齐。估计这150把壶存到现在的在30把左右,或许还有些残器保留。文革壶以1971年为界限出现两种不同特征, 1971年前宜兴紫砂厂只生产普通的商品壶,铭文也都是宣传毛主席思想的内容,都是毛主席语录或其诗词,壶身刻绘也只能是样板戏,红卫兵,工农兵形象,这些内容构成了前期文革紫砂壶最大的特点。文革时期生产的紫砂壶档次比较的低,但受到文革因素影响其质量却是非常的好,文革壶之所以受到藏家的欢迎,首先一点其泥料较好。据了解,文革壶的原料都是宜兴紫砂工艺厂在文革期间生产制作的,从泥料的挑选、风化到熟泥的炼制、存放有一套严格的操作方法,从而保证了其原料品质的稳定。文革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对壶型的创新。本館收藏予35年前这把顧景舟的扁虛紫砂壶,是1969年制造的,此年顾景舟54岁,正值壮岁,他的造壶工艺也达到了人生的顶峰,他所造的这把壶是一款形状老道的圓型砂壶,造型灵巧饱满,製作精细,包浆自然,所用紫砂为宜兴原矿底槽清老紫砂泥,泥料老道,为早期紫泥,十分稀有,老紫泥质地古朴,砂粒效果突出,极易泡养,紫砂质地温润细腻,握在手中柔和舒适。壶形大圆,口圓中腰粗,底小,短流朝上。壶盖有圓纽,壶盖平整、贴合、无缝,壶身一侧刻诗词,时代特征明显,底刻“顾景舟制”款识,内盖印有顾老印章,壶盖、壶身、壶嘴、壶把点线布局到位,整体浑然天成,自然有致,将壺品的线条和饱满有力的壶身结构结合的恰到好处。整体给人端庄大方古朴典雅之感,是希见之珍品,极为难得,弥足珍贵。此壶造型除气韵生动外,其印章、器型、包浆也都极为完美地体现了顾老作品的独特之风。轮廓清晰,成型技法独特,工艺流畅,线条纤巧,可谓极具美感,独到天成。目前此把顾景舟精緻的文革款紫砂壶现藏于台灣台南市古之屋珍藏館,欢迎各位莅临本處赏析,广大收藏家可以通过我们的网站、微博、QQ公众平台了解详情。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了。虽不是顾老最精品紫砂壶,但能得到把一般的顾老紫砂壶也是一種很好的珍藏品了,此壶具备极高的收藏价值、工艺价值、实用价值,投资价值,今后还有不可限量的升值空间和潜力。
當時製作文革壺的藝人有洪芬、碧芳、順仙、金鳳、躍進、航萍、菊華、若君、川娣、周桂珍、許益生、吳瑞華、葛岳彬,沈秀娟、談小勤、周洪仙等,這些人中有的當時只是學徒,還有的是熟練工人,有的是工藝師。但現在,其中不少人已經成為了美術工藝大師和制壺名家。
「文革壺」的題材政治色彩很濃。文革時期,社會上強調突出政治,以階級鬥爭為綱。因此,政治口號、毛主席語錄、老三篇、詩詞、「五、七」指示等,以及毛主席肖像、韶山日出、愚公移山、工農兵宣傳畫、樣板戲劇照、梅花圖等都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事物。於是,紫砂壺藝人們便根據壺體大小,將這些事物掇選、鐫刻壺上。
文革壺」,是指中國宜興紫砂工藝廠在文化大革命期間(1966至1976年)生產的紫砂壺。特別是1966年至1971年,即文化大革命的前期,當時特定的政治形勢對工藝美術生產都產生了特殊的衝擊,故形成極其鮮明的時代特點。
隨著文化大革命的風雲變幻,歷時十年的「文革壺」也呈現出多種風貌,一般以1972年為界限,先後出現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
文化大革命前期是1966年至1971年,時代的主旋律是破舊立新,否定傳統。宜興紫砂工藝廠只生產普通商品壺,銘文也只能是毛主席語錄、詩詞,刻畫也只能是樣板戲、紅衛兵、工農兵形象以及毛主席詩詞意境畫等,由此構成了紫砂「文革壺」的早期特點。
第二個階段
1971年下半年,國家對工藝美術生產的政策有改變,周恩來總理指示只要不是「反動的、黃色、醜惡的」都可以組織生產,並號召工藝美術行業在「洋為中用、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等思想的指導下,為國家多生產出口商品,換取外匯,支援國家建設。所以,紫砂壺的面貌立刻有了很大的變化。
這一時期的變化表現為器型設計有了極大的發展,新的壺式不斷出現。但由於「極左」思想還很濃厚,還在威脅著正常的藝術創作,只是儘可能的採取迴避態度,所以紋飾題材內容方面沒有發展,「文革壺」早期的裝飾也迅速消失,只是在一些傳統壺式上刻有與茗茶有關的銘文,但仍是「文革」前的內容。
從材料和實物來看,「文革壺」的裝飾方法主要是泥繪和陶刻,並以泥繪為主。文革後期,為彌補泥繪「易脫落」的不足,又改以陶刻為主。陶刻內容多以品茗詩句為主、睿語居多,如「色濃方近苦,味回有餘甘」、「雨前活火試新茶」、「香引春茗,聲度梅花」等。
並且一改以色塊加線條的傳統泥繪方法,將白泥漿用模板印刷在壺坯上,精美、悅目,可多壺同飾。有的「文革壺」為直形壺,壺體一面是毛主席的詞「多少事從來急....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有的為大獅球壺,有紅色銘文「色濃方近苦,味回有餘甘」,刀法嫻熟自如,融情貫氣,實屬難得。
文革壺的識別必須把握以下幾點:
(一)泥料優良純正,凡在文革時期製作的政治壺.如領袖人物,英雄人物,工農兵人物及政治口號等,選用的泥料都是特等的朱.紅.紫三種;
壺體經清洗後,用沸水稍作保養,即刻會顯出不凡的風采,越保養就會越明顯,無論是使用過或是未使用過的壺,都有這種優勢。再則,泥料的光澤與新壺不同(當然功底不夠的人可能會看成一樣),不浮躁,麗而不驕,深沉老氣,給人一種飽經風霜和玉質般的脫俗之感。八九十年代高仿的一批相類似的壺,泥料質雜,顏色暗淡,當然也有質純色亮的,但由於外表滄桑感不足,稍有功底的人一般都能分辨。
文革壺」的泥料純粹。據相關資料反映,1970年以前,做壺的原料都是由宜興陶瓷公司原料總廠統一開礦,通過風化、粉碎,加工成熟料,無論是師傅、技師還是學徒,都使用同樣的泥料。
這些泥料的泥性好,塑性大,細緻黏膩。壺器燒成後,一經熱水沖泡,壺胎便立即溫潤如玉,形成一種使用多年的舊壺才具有的「寶光」。
二)壺體外表裝飾樸素無華,以泥繪(或稱粘貼)為主,多為毛主席頭像和英雄人物形象等,書寫的政治口號以刻畫為主。凡有毛主席頭像的壺一定是單孔(象徵忠心無二),其它的為多孔,孔眼為九孔和七孔。後仿的一批壺一般為多孔,孔眼混亂,有的孔眼甚至達到10眼以上,且泥繪.刻畫都缺乏生機,典型的平庸壺。
(三)製作方法為:凡大師和業務公幹製作的政治壺,一般為手工成型,模範校正,仔細觀察,壺內壺外拍痕明顯,同時,壺外的模範校正線也較明顯,其次壺的嘴.把.蓋.底等部位的銜接線也較清楚。在那個時期製作的政治壺,尤其是有毛主席頭像的壺,都是由廠里統一制模,由各制壺人按其規格大小手工完成後,再用模對壺規範檢驗,以防出差犯錯。
(四)口蓋合縫程度沒有嚴格要求,但功底深厚的大師級壺,口蓋百分之八十以上可達標。在當時,壺的口蓋不會經過磨砂後第二次重燒,原因為:一是具有政治色彩的壺不會使用,二是過分精化壺藝會被扣上『白專』道路的帽子。壺出窯後若發現口蓋有問題,一般會聽之任之,若差異不大,且制壺人又是視壺藝如生命的人,也許會稍作磨合。總的來看,紫砂工藝大師級的文革壺口蓋多較嚴合,有的全方位合縫,有的定位合縫。顧景舟的文革壺(也包括其他的有些藝術壺),很多都是定位合縫。假若有好運者收到顧景舟的這種壺,一開始絕對不會認為是真品,但經過仔細把玩研究後,你會感覺越來越真,因為有些細節不是作假者仿得出來的,比如有一把顧景舟的毛主席壺,壺蓋上面三朵徽花作三角形排列,壺身雙面鑲貼毛主席頭像,頭像的兩側各飾一朵徽花,若不定位上蓋,就會出現上面的徽花角對準毛主席頭像,或蓋內『景舟』印款在毛主席頭像之上,造成大逆不道之感。但當蓋內『景舟』印款方向對準壺嘴,恰好有一朵徽花方向對著壺把,另兩朵徽花的角也正好對準壺身下面的徽花,從而完全避開了毛主席頭像。同時,蓋口也達到了高度嚴合,並傾斜至九十度以上也無落帽之憂。在當時,顧景舟的這一高招既滿足了他造壺的藝術意境,也避免了別有用心的人抓他的把柄。其心可謂細,其智可謂高!後仿者沒有這樣的高智慧高功底。
(五)文革壺印款因時期不同有別。68年之前,印款照落不誤,且為繁體字,壺底.蓋內皆落款。68年批判名利思想時,落款僅局限壺底,蓋內不落款,且為簡體字,印章非常獨特,就像當年領糧款時使用的骨木印章一樣,方正平穩,規範一致,如68年的『表忠壺』底款使用的就是這種印章。這裡還要說明一下的是:68年的『表忠壺』作者底款的位置不在正中.略偏,『鬥私批修』和『一九六八』款在正中,排列秩序為:作者印款,『鬥私批修』款,『一九六八』年款,從上至下,其用意就是某某要鬥私批修,某年。觀在市面上有許多仿品,印款不純,年款『一九六八年』也在『鬥私批修』款之上,且名款,年款,『鬥私批修』款都是在居中位置並齊上下排列,沒有體現毛主席『鬥私批修』指示的嚴肅偉大。
(六)68年鬥私批修之後一段時間製作的壺無印款,後因質量有問題難以追究責任人,改為編號款。69年下半年後有所鬆動,壺蓋內默允作者蓋兩個字的長方形印款,以後逐年放開,不再成為禁忌。當然,在這期間,凡是涉及政治的壺,尤其是有毛主席頭像的表忠壺是必須落款的,要不然壺上有問題拿誰問罪呢?再說,如果用幾號代替人名落款顯然是對政治壺的不恭敬。
總之,文革壺的識別除了靠個人對紫砂陶藝
的悟性外,更重要是收藏者必須了解那一時期的政治背景,社會形態,文化特色以及人們的思想意識觀等,不了解這一點就會影響對文革壺的正確判斷。現在市場上有些無知的人,明顯是一把很老氣的文革壺,比如毛主席壺,稍有知識的人就會知道此壺在當時是不能使用的,然而銷售者偏偏在裡面作舊,弄點黑色的物質充當茶垢,有的甚至在外面將其塗抹成古壺顏色,美其名曰清代或明代的,令人捧腹!當然也不排除有些文革政治壺是當時制壺者過於謹慎造成。
想了解更多的文革紫砂壺的來龍去脈,比如外表打蠟拋光,讓其光彩奪目(據說這也是紫砂出窯後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壺內抹難以清除的黑油等等,仔細觀察,有些油漬明顯是剛出窯時塗抹的,像是打磨潤蓋的那種油,想必是制壺人為防備對毛主席不敬的人使用吧?顧景舟的文革壺往往也有這種情況.
目前此把顾景舟文革款紫砂壶现藏于上海永亨国际
PS:本貼文只用予共同發揚宜興紫砂文化別無他用。如有重疊敬請包涵為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台灣的收藏家」普洱茶傳奇人物

喝茶和存茶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喝茶是一個享受茶葉的過程,可以品味茶葉的風味、口感和香氣,並感受茶葉帶來的放鬆和寧靜。喝茶可以提供身心放鬆的效果,並有助於改善心情和集中注意力。茶葉中含有許多生物活性物質,如茶多酚和咖啡因,可能有助於提神和增加警覺性。另外,喝茶也是一種社交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