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顧景舟的文革小紅泥人頭壺190cc賞析

顧景舟的文革小紅泥人頭壺190cc賞析










早期顧景舟的鴿嘴標水平壺180cc出水18孔賞析

早期顧景舟的鴿嘴標水平壺180cc賞析
1960以後的宜興,延用1930-1950年間養息未用之泥料,朱泥中石黃泥成分高且統一練泥調土配泥,加上專業分工的固定窯燒方式穩定,以及一廠大量採用模具輔助,60年代標準壺壺品特徵是精緻度佳,泥色偏清紅,壺底款落『中國宜興』,大幅替代其他三種6字章款。











珍藏朱可心早期60年代圓竹壺200cc賞析

珍藏朱可心早期60年代圓竹壺200cc賞析

朱可心(1904-1986年),號「未祥」,曾用款「朱未祥制」。出生於宜興市丁蜀鎮。原名朱凱長,藝名「可心」」寓意「虛心者,可師也」,「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之意。紫砂壺藝人、陶瓷藝人、工藝師.

紫砂七老任淦庭、吳雲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蔣蓉和顧景舟在中國紫砂藝術史上成績斐然。在當今的紫砂藝術領域,「紫砂七老」中另外六位大師的作品一直處於價格窪地。業內人士指出,除了顧景舟外,其餘六位大師的作品在藝術價值上絲毫不遜色於顧景舟的作品,但他們的作品傳世不多,又大都在博物館和資深藏家手中,流通量不大,造成了他們幾人的壺在價格上難以企及顧景舟的作品。事實上,紫砂七老其餘六位大師作品已經開始被市場關注,並有價格持續走高的趨勢。











歲月凝集:四十載嘎巴拉金剛蓮花手串傳奇

  在我的收藏之中,有一串承載著近數百年歲月滄桑的嘎巴拉金剛蓮花手串,它宛如一位緘默的時光見證者,靜靜訴說著往昔的故事,散發著獨特而迷人的魅力。 初見這串手串,它周身散發著一種古樸的氣息。每一顆珠子都被歲月摩挲得圓潤光滑,表面的紋理細膩而獨特,彷彿是大自然與時光聯手鐫刻下的神秘密...